“毒 快 遞”反襯物流監管缺失
來源:大理滄龍物流有限公司 發布人:admin 發布時間:2015年10月16日 點擊:1770次
近日,江蘇南京再次出現"毒快遞",一名工人卸貨中被化學品燒傷。后經警方了解,這家公司接收的貨物為玻璃膠,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是發貨企業在寄送玻璃膠的同時,還寄送了另一家公司訂購的荒酸二甲酯。目前警方初步判斷,可能是在運輸過程中,荒酸二甲酯泄漏,污染了同車其他快遞。
廣西柳城快遞爆炸悲劇尚未淡出公眾的視野,南京又出現了 "毒快遞"。寄送、收取快遞成了高危工作,讓人唏噓不已。所幸的是,被 "毒快遞"燒傷的卸貨工人經過治療已經轉危為安。如果說柳城爆炸案是重大刑事案件的話, "毒快遞"事件不斷重現,有許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隨著電子商務、網絡購物的興起,快遞服務已經成了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但是 "毒快遞"事件不斷重演,一些地方還出現快遞奪命悲劇,讓人不寒而栗。據郵政部門介紹,我國郵政法、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快遞業安全防范細則,都詳細規定了禁止郵寄的違禁物品種類和嚴格的驗視制度,并有配套的處罰措施。但是,從危險化學品與普通物品混合運輸的殘酷現實來看,相關法律法規并未被遵守。
如果企業對化學品加強管理,選擇有危險品承運資質的運輸企業,如果快遞企業落實收寄物品驗視制度,理直氣壯拒絕不該由自己郵寄的化學品,"毒快遞"事件本不該一再重演。但是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快遞行業沉疴累累,讓快遞行業循規蹈矩并不容易。如果沒有長效機制做支撐,一段時間以后,快遞從業人員又會逐漸思想麻木,快遞行業問題可能故態復萌。
進一步說,快遞行業的問題遠不止收寄物品驗視制度形同虛設一項。盡管郵政法對快遞業務進行了專門規定,設定了快遞公司的市場準入門檻,如注冊資金、服務能力、服務質量、管理制度、業務操作規范、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等要求,但是,由于快遞行業發展過快,市場監管跟不上,快遞行業魚目混珠,除收寄驗視制度未落實以外,快遞行業準入門檻偏低,從業人員普遍缺乏規范的上崗培訓,素質良莠不齊;由于考核制度不嚴格,部分快遞人員缺乏責任心,服務質量粗糙。有的快遞企業暴力分揀物品;有的快遞企業規定先簽字后驗貨,導致物品損壞、丟失之類的快遞糾紛不斷。
因此,面對不斷重演的"毒快遞"事件,相關部門不能止于個案查處,也不能指望靠運動式治理解決問題。相關部門一方面要加強快遞行業監管,提高準入門檻和違法成本,不能聽任快遞企業只管賺錢不管服務;另一方面要把快遞企業重組提上議事日程,通過市場優勝劣汰法則,整合好快遞資源,保護消費者權益與快遞行業長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