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2-24 11:31:36 中物聯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分會
我國物流服務平臺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
---在"2022(第五屆)中國網絡貨運平臺年會"上的致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崔忠付
2023年2月24日
尊敬的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與大家相聚廈門,共同參與"2022(第五屆)中國網絡貨運平臺年會"。在此,我代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感謝多年來關心和支持物流平臺發展的朋友們,并對參加本次會議的各位政府官員、企業家、專家學者以及新聞界的朋友們表示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平臺經濟是以互聯網平臺為主要載體,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驅動力、以網絡信息基礎設施為重要支撐的新型經濟形態。下面,我將對過去一年的物流服務平臺的發展情況進行簡單回顧:
一、推動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國家戰略
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平臺經濟發展,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打造制造業物流服務平臺,實現物流資源共享和過程協同,提高生產制造和物流服務一體化運行水平,形成技術驅動、平臺賦能的物流業制造業融合發展新生態。推動大型物流企業面向中小微企業提供多樣化、數字化服務,穩步發展網絡貨運、共享物流、無人配送、智慧航運等新業態。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特別強調支持平臺企業發展,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以產業鏈安全化為基本,以產業結構高端化為導向,以產業模式新型化為方向,加快構筑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生態。其中,平臺是數字經濟的支撐,是數字科技創新主力軍,在暢通雙循環、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解構和重組產業鏈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二、網絡貨運依然是干線運輸領域主流業態
網絡貨運是干線運輸領域在平臺經濟下的主要發展業態。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有2537家網絡貨運企業(含分公司),整合社會零散運力594.3萬輛、駕駛員522.4萬人,全年共上傳運單9401.2萬單,同比增長36.0%。可見,全國網絡貨運企業數量及業務量增長速度依然較快。據中物聯平臺分會調查統計,79%的傳統物流企業有意愿轉型或拓展物流平臺業務,特別是網絡貨運業務。因此,網絡貨運的業務規模仍將不斷擴大。自2020年起,中物聯已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5批網絡貨運平臺A級企業評估工作,共評選出52家A級網絡貨運平臺企業,在行業內樹立了典型標桿。
三、網絡貨運平臺服務向供應鏈上下游延伸
網絡貨運經過三年的發展,逐步涌現出一批由企業物流轉型而來的平臺企業,在集生產、貿易、物流到終端客戶的供應鏈全流程協同一體化服務方面具有較大優勢,為網絡貨運平臺向供應鏈服務平臺發展探索出一條較為明晰的發展道路,同時為拓展供應鏈金融、車后市場服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部分以技術服務為抓手的大宗商品網絡貨運平臺對于貨源的把控能力較強,在為貨主提供運輸服務的同時,還為貨主企業提供配套軟硬件服務,將貨主生產數據與網絡貨運平臺對接,極大增加與上游貨主的粘性度,實現供應鏈化發展。
四、數字貨運平臺即將迎來上市熱潮
根據相關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10月底,物流行業共完成62筆融資,涉及金額652億元。與前兩年同期相比,各輪次的交易數量和交易金額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在物流平臺領域未出現B輪前融資。但是,部分頭部企業利用自身競爭優勢持續開展投資并購,股權收購類交易在總交易數量和總交易金額的占比顯著提升。此外,快狗打車在港交所成功上市、路歌通過上市聆訊,即將成為首家在港交所上市的以物流企業為服務對象的數字貨運服務商,多家企業也進入上市準備期。可見,物流平臺的發展已經入成熟期,并購乃至上市成為資金流向的主要陣地。初創型交易類平臺企業若無新穎的運營模式或獨特的資源已難以吸引資本的眼球。
五、以網絡貨運平臺為中心的生態系統正在逐步建立
伴隨著物流行業的高速發展,為物流平臺企業尤其是網絡貨運業態提供支撐的技術服務商發展迅速,包括軟件服務商、定位服務商、主動安全服務商以及供應鏈金融、保險、車后服務商等。伴隨著網絡貨運在不同垂直領域的運營模式逐漸清晰,需求逐步明確,技術支撐平臺針對不同規模、不同垂直領域、不同業務場景的網絡貨運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產品,更好的支撐網絡貨運平臺高質量發展,為行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六、新業態下司機權益保障得到進一步重視
2022年2月,交通運輸部出臺《交通運輸新業態平臺企業抽成陽光行動》,在道路貨運方面,督促主要道路貨運新業態平臺公司向社會公開計價規則,合理設定本平臺訂單收費金額或抽成比例上限,或者會員費上限等,并向社會公開發布。在此背景下,中物聯平臺分會牽頭制定了團體標準《互聯網道路貨運平臺交易撮合服務要求》,將陽光抽成行動的部分條款納入標準中,進一步規范平臺企業開展的交易撮合服務,彌補該領域的法規和監管空白;并在新一期《物流平臺發展報告》中收錄《新業態下司機生存狀況調查》。部分頭部企業通過司機工會、互助社群、法律援助、免費保險、節日補貼等方式進一步關注司機群體,維護司機合法權益。
在物流平臺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網絡貨運企業數量增長放緩,歷史遺留問題亟待解決
從數量上看,2022年網絡貨運企業增速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網絡貨運經營資質轉讓、注銷的情況也時有發生。與此同時,也部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發展瓶頸,規模擴張較慢,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兩點:
1、同質化競爭嚴重,僅依靠開展結算業務獲利,未建立企業核心競爭力,無法在已進入成熟期的行業競爭中生存;
2、在現行稅務體制下,網絡貨運平臺企業進項獲取難、抵扣鏈條不完整、進項錯配等問題依然無法解決,使得企業不得不依靠財政獎勵彌補進項不足帶來的成本上升。
二、數據應用缺乏方向,數據孤島依然存在
網絡貨運平臺雖然沉淀了大量的業務數據,但依然存在數據共享壁壘和數據孤島,沒有實現真正的互聯互通。在《數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約束下如何進行數據的交換和交易仍是未來需要探索的問題。
三、集中在公路運輸領域,多式聯運平臺發展仍需探索
從政策的定義來看,網絡貨運僅限于公路運輸,但網絡貨運作為運輸甚至供應鏈的一部分,依托其數字化程度和數據應用能力,打通與其他運輸方式的數據接口,助力行業降本增效。
綜上所述,物流平臺的發展應在"規范"的前提下持續創新。未來,物流平臺的發展將呈現出以下五個發展趨勢:
一、平臺經濟助力實現數據資產化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和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推進,數據資源愈發豐富,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數據已被列為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并列的生產要素。物流平臺,特別是網絡貨運平臺在運營過程中沉淀了大量的交易數據,成為物流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助推器。2022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明確指出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深入開展數據資源調查,推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據統計,我國由地方政府發起、主導或批復的數據交易所已有近50家。未來,如何在符合《數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確定數據的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探索數據變現的路徑,在增值服務落地應用方面對企業進行專業化指引和引導,將數據轉化為資產,實現數據的價值。
二、高標準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2年7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行動計劃的通知,明確了標準供給由政府主導向政府與市場并重的轉變。平臺分會自成立以來,已圍繞物流平臺制定了1項國家標準和5項團體標準,主要涉及網絡貨運服務和交易撮合服務,旨在規范經營行為,樹立典型標桿。除了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的制定外,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自2022年起開展物流服務領域企業標準領跑者工作,引領物流企業開展標準制定工作,旨在引導市場主體參與標準的制定,完善物流領域標準化建設,形成"政府主導保基本、市場制定促競爭"的新局面。
三、產業互聯網推動供應鏈提質增效
產業互聯網的核心是幫助工業或傳統行業的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形成以數據驅動的智能優化閉環。在數據驅動下,快速感知、敏捷響應、動態優化、全局智能將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競爭力。產業互聯網是連接上下游或者具備高度關聯性的產業生態,不僅推動了生產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也對傳統的運輸物流行業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物流是連接上下游重要橋梁,通過物流服務的平臺化實現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的有效連接,實現物流運輸從訂單、運單、交付到結算的全過程覆蓋,增強了供應鏈的柔性和彈性,助力產業鏈供應鏈實現提質增效。
四、網絡貨運亟需創新發展模式
網絡貨運業態在《管理辦法》和《經營指南》的引導下模式逐漸清晰,但逐步顯現出盈利難、稅負高等突出問題,在運費逐步壓縮的市場背景下利潤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因此,網絡貨運業態亟需模式創新,開拓新的贏利點。2022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于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指出要增強平臺創新發展能力,支持平臺加強技術創新和鼓勵平臺企業開展模式創新。網絡貨運平臺應利用自身的技術、管理、數據優勢,探索技術輸出、聯合運營、數據賦能的產業新模式,探索新的盈利增長點。
五、構建以數據為中心的平臺生態
構建以數據為核心的閉環生態是實現平臺價值的重要表現,以網絡貨運"五流合一"的經營數據為切入點,構建圍繞網絡貨運業務的能源、維修、保險、金融等生態服務平臺,不僅實現貿易、運輸、管理、后市場的深度融合,更是推動數據治理的重要手段。同時,在構建全產業鏈生態平臺的背景下,依托數據建立產業鏈信用體系,進一步實現平臺數據價值。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將一如既往的關注和支持物流平臺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發揮好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紐帶作用,通過評估、標準、研討、信用等工作引導平臺企業規范發展。在此,我要感謝此次會議的承辦單位廈門象嶼股份有限公司對本次會議的大力支持。我相信、在各位物流同仁的支持下,物流平臺的發展會更上一層樓。
最后預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