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2020年初步建成綠色交通運輸體系
來源:大理滄龍物流有限公司 發布人:admin 發布時間:2017年12月12日 點擊:1332次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并對新時代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作出了全面部署。
近年來,交通運輸部把發展綠色交通作為行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舉措,著力完善行業節能環保制度和標準,加快節能環保運輸裝備和節能減排科技研發應用,綠色交通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交通運輸發展方式相對粗放,運輸結構不盡合理,綠色交通治理體系不盡完善、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等問題依然存在,難以有效滿足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日前,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全面深入推進綠色交通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提出了綠色交通發展的一系列目標,到2020年,初步建成布局科學、生態友好、清潔低碳、集約高效的綠色交通運輸體系;到2035年,形成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與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的交通運輸發展新格局,綠色交通發展總體適應交通強國建設要求,有效支撐國家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繪就未來發展藍圖 2020年初步建成綠色交通運輸體系
"綠色交通是交通強國的重要特征和內在要求,《意見》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并在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中重點強化了交通強國的統領作用。"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吳春耕表示,《意見》以交通強國戰略為統領,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綠色交通實現由被動適應向先行引領、由試點帶動向全面推進、由政府推動向全民共治的轉變,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為建設美麗中國、增進民生福祉、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堅實支撐和有力保障。
"《意見》從頂層設計入手,繪就了綠色交通未來發展藍圖。"吳春耕表示,《意見》對照黨的十九大報告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安排,結合交通強國戰略部署,設定綠色交通發展的近遠期目標:到2020年,初步建成布局科學、生態友好、清潔低碳、集約高效的綠色交通運輸體系;到2035年,形成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與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的交通運輸發展新格局,綠色交通發展總體適應交通強國建設要求,有效支撐國家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根據《意見》,2020年綠色交通重點領域建設將取得顯著進展:客貨運輸結構持續優化,鐵路和水運在大宗貨物長距離運輸中承擔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先進運輸組織方式進一步推廣,力爭實現2020年多式聯運貨運量比2015年增長1.5倍;大中城市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以上,建成一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港口岸線資源、土地資源和通道資源的利用效率明顯提高;清潔高效運輸裝備有效應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數量達到60萬輛,內河船舶船型標準化率達到70%,公路貨運車型標準化率達到80%,降低鐵路單位運輸工作量綜合能耗比及營運貨車、營運船舶和民航業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比等;污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船舶水污染物全部接收或按規定處置,交通運輸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15年下降7%等;生態保護取得積極成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符合生態功能保障基線要求,建成一批綠色交通基礎設施示范工程。
全面實施七項重大工程 加快構建三大制度體系
《意見》提出了七項重大工程共20項具體任務:一是運輸結構優化工程,統籌交通基礎設施布局,優化旅客運輸結構,改善貨物運輸結構;二是運輸組織創新工程,推廣高效運輸組織方式,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發展高效城市配送模式;三是綠色出行促進工程,要全面開展綠色出行行動,深入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加強宣傳和科普教育;四是交通運輸資源集約利用工程,要集約利用通道岸線資源,提高交通基礎設施用地效率,促進資源綜合循環利用,推廣應用節能環保先進技術;五是高效清潔運輸裝備升級工程,要推進運輸裝備專業化標準化,推廣應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船;六是交通運輸污染防治工程,要強化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強化營運貨車污染排放的源頭管控;七是交通基礎設施生態保護工程,要推進綠色基礎設施創建,實施交通廊道綠化行動,開展交通基礎設施生態修復。
《意見》明確構建3大制度保障體系共6項具體任務,一是要構建綠色交通制度標準體系,加快構建規劃政策體系,完善標準體系;二是要構建綠色交通科技創新體系,強化科技研發,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三是要構建綠色交通監督管理體系,提升行業節能環保管理水平,強化船舶污染物排放監測監管。
吳春耕表示,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切實抓好《意見》組織落實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政策支持,鼓勵多方參與,切實擔負起推進交通運輸綠色發展的主題責任,同時更加注重部際協同、部省聯動、政企互動、公眾參與,努力建設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綠色交通行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