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為今年兩會遞交了"加快推廣甲醇汽車"的提案。他指出,經過長期發展,中國甲醇汽車的質量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也為甲醇汽車政策放開提供條件。發展甲醇汽車既能減排放,又能降成本,國家應鼓勵能源結構多樣化,為清潔能源發展提供空間。
其實多年前,多種清潔能源汽車技術路線早我國均有發展,但是近幾年經過政策引導與推行,我國汽車產業界已經將新能源汽車的主流方向定位于純電汽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直接跳過中間的弱混、中混等混動汽車。
而氫燃料電池、甲醇汽車技術甚至包括已經得以大規模應用的天然氣汽車技術均被不同程度的邊緣化。這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行業研發、企業推廣其他類別清潔能源汽車乃至節能汽車的積極性。
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由最初的摸索、到野蠻式擴張,從近階段政策的調整節奏與趨勢來看,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把控已經趨于理性成熟,新能源汽車產業將從單純的追求推廣數量,市場規模向技術、安全、質量、監管與服務全面提升。
在能源危機、環境治理的大環境下,國家和政府或會轉變思路,鼓勵多種技術路線齊驅,對電動汽車之外的清潔能源汽車進行扶持與推廣。而此次政府工作報告用詞的改變,有人士解讀為或是一個"信號"。
在此,整理了關于幾種技術路線的發展及應用情況詳細資料:
1、天然氣汽車
截至目前,我國的天然氣汽車的運營數量和規模十分巨大,并具備十分成熟的技術與運營經驗。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CNG(壓縮天然氣)汽車保有量達496萬輛,LNG(液化天然氣)汽車保有量約為23萬輛,天然氣汽車總保有量達519萬輛,CNG汽車加氣站為4700多座,LNG汽車加注站為2650多座。中國已成為全世界天然氣汽車保有量的第一大國。
同時,根據國家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我國天然氣汽車的保有量有望達到1050萬~1100萬輛,其中LNG汽車的保有量將達到40萬~50萬輛。從生產的天然氣汽車的類型上看,既能以汽油又能以天然氣提供動力的雙燃料車型占了絕大多數,其中以小型乘用車為主。純天然氣汽車則以LNG客車和LNG類卡車等營運類車輛為主。
2、氫燃料電池汽車
氫燃料電池汽車其實被視作新能源汽車的一種,其實氫燃料電池并非全新技術,國際上很早便有相關技術開發,至今這項技術并沒有大范圍應用。
國際上,豐田Mirai是全球首款氫燃料電池乘用車,也是少數實現量產的車型。此外本田、現代、奔馳等都推出了氫燃料電池車型,不少還停留在概念車階段。
在中國近兩年政府與企業也開始重視氫燃料電池的技術與應用發展。《"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燃料電池汽車要"產業化"。規劃指出,到2020年要實現燃料電池車批量生產和規模化示范應用。這一指導政策被企業和專家認為是氫燃料從"研究"到"產業化"的重要轉折點。
國內車企中在氫燃料電池方面應用方面有重大進展的車企并不多,福田汽車便是其中之一。
2006年福田汽車是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點項目中氫燃料電池客車的研發項目的參與方之一。2013年與另一單位共同研發了第一款氫燃料電池物流車,2014年生產了第二代12米氫燃料電池客車。2016年5月還簽署了100輛氫燃料電池客車銷售協議,這是迄今氫燃料電池汽車最大的一單。
3、甲醇汽車
2012年2月,工信部將山西、陜西和上海等3地列入高比例甲醇汽車試點省市。2014年8月底,甘肅和貴州被納入全國甲醇汽車試點。由此,甲醇汽車試點擴容為"四省一市"。
但截至目前,甲醇汽車仍然只停留在試點和示范,并未對甲醇汽車給出如新能源汽車那樣的補貼政策,也遲遲未能進入國家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
2017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李河君提出五項提案,建議鼓勵支持太陽能汽車研發應用,搶占全球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