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下物流業發展對策建議
來源:大理滄龍物流有限公司 發布人:admin 發布時間:2016年12月3日 點擊:1443次
物流業作為實體經濟運行的重要支撐,長期以來存在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效率低下、技術落后、管理體制不順等諸多問題。隨著服務業超過工業成為第一大產業,對物流產業功能提出新的要求。物流業面臨從傳統的低門檻、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依托高科技、資金密集型產業的蛻變過程,也是物流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趨勢。在此過程中,物流業應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多種舉措促進物流業成本降低。近年來,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由18%降至16%,仍然處于較高水平,繼續降低物流成本是物流業提質增效的重要內容。
一般來講,企業成本包括自身運營成本和各類外部成本,而企業自身運營成本又可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在降低直接成本方面,一是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整合現有物流企業,做大做強企業規模;二是提升企業現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在規模化的基礎上,提高效率。在降低間接成本方面,一是完善全國、省地市、區域性物流骨干網,將物流園區規劃與流通節點相結合,減低物流企業運輸費用支出;二是鼓勵物流企業建立聯盟,發展共同配送,實現資源共享,降低空載率,提高物流資源使用率;三是加快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加大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開發使用力度,加強公共物流信息資源的整合利用,減少企業獨立投入支出,提高信息使用率,改善管理效率。
在降低外部成本方面,一是消除體制性成本,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手續為企業創造寬松外部環境。二是進一步減輕稅費負擔,提高發展質量。隨著"營改增"的全面實施,物流企業的抵扣項目逐步完善,減輕了企業稅負。建議在此基礎上,本著清費立稅的原則,嚴格控制收費政策的出臺,對已有的收費政策全面清查,廢止、取消不合理的收費政策。
第二,加快物流資源整合,促進第三方物流發展。隨著社會分工不斷深化,物流專業化和社會化程度日益提高,第三方物流成為物流業發展的主要形態,通過與服務對象將來緊密協作機制,為其提供個性化、差異化服務,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競爭力。
近年來,我國很多物流企業都在向第三方物流發展,涌現出一些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但無論在產業規模、產業績效、利潤水平等方面,都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因此,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是經濟新常態下提質增效、實現內涵式增長的重要舉措,也是物流業提升功能、提高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推進供應鏈管理,重構物流流程。為進一步整合不同環節資源,提升產供銷整體運營效率,供應鏈管理成為物流業發展大勢所趨,多數跨國企業都實施了供應鏈管理系統。物流企業需要根據服務對象的要求,對各環節進行整合重構,一方面企業要加強對物流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物流企業要及時與鏈上企業配合,將產品經濟有效準時可靠地送達目的地,為需求方提供更高效的服務。而且供應鏈管理要求鏈上企業對庫存、訂單等信息實現"可視",以便關聯企業實時了解交易信息,提高應變能力。
第四,提高物流現代化水平,改善物流效率。我國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企業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物流現代化水平滯后。隨著信息技術和現代化水平提高,大規模生產、大批量消費使物流規模和物流活動的范圍進一步擴大,物流產業信息化、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物流企業不斷向集約化、協同化方向發展。在此過程中,需要通過設施現代化、管理集成化、企業規模化等手段,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第五,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提升物流服務能力。當前我國物流社會化程度較低,物流企業之間缺乏合作,大多數企業仍處于單打獨斗競爭狀態,造成大量無序競爭,資源浪費嚴重。隨著技術進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一體化程度加深,物流業已由單純承擔運輸倉儲職能,轉變為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的"第三利潤源"。
隨著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和應用程度的加深,催生了訂單式生產,對物流供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要不同企業在共同目標下,實現深度融合,協同發展。因此,物流企業一方面需要與上下游企業建立戰略聯動關系,通過建立協作機制,為相關企業提供倉儲管理以及供應鏈金融等專業服務,更好地提供物流支撐服務;另一方面要與相關企業通過資源整合、資產整合、平臺整合、品牌整合等方式發展物流聯盟,共同實施擴張戰略和走出去戰略,開拓市場,實現利益共享,合作共贏。